AI导读:

因假期休市,多只港股ETF暂停申购赎回业务,但内地投资者热情不减,纷纷涌入A股港股红利类ETF产品,多只产品涨幅居前列。基金公司紧急提示溢价风险。


12月25日与26日,港股市场因假期休市,导致多只港股ETF暂停了申购和赎回业务。然而,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红利板块的热情不减,纷纷转向投资A股市场上的港股红利类ETF产品。这些产品因此再度成为ETF产品涨幅榜的佼佼者。

据数据统计,12月25日,在全市场1032只ETF中,万家基金旗下的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以超过7%的涨幅位列第一,溢价率高达9.18%。该基金当日成交额激增至9.9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了4.75倍,基金份额达到约1.25亿份。

来源:基金公司公告

面对如此高的溢价率,万家基金在12月26日凌晨即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切勿盲目投资高溢价率的基金份额,以免蒙受重大损失。

排名第二的是招商基金的银行ETF优选,该基金跟踪银行AH指数,当日盘中罕见涨停,溢价率为6.31%,收盘涨幅为6.94%,成交额约为2343万元,较前一日增长了近10倍。招商基金同样在12月25日发布了溢价风险提示。

此外,华夏基金近期也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12月26日,华泰柏瑞基金的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和国泰基金的红利港股ETF分别位列涨幅榜第一和第二,两只ETF均触发10%涨停,溢价率超过14%,成交量分别高达2.34亿元和3.63亿元。

这两只ETF成立时间较短,流通规模不大。截至12月25日,华泰柏瑞的港股通红利低波ETF自2024年9月4日成立以来,总回报为17.7%,流通规模约为0.41亿元;国泰的红利港股ETF自2024年7月23日成立以来,总回报为11.36%,流通规模约为0.76亿元。

资金涌入港股红利板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港股市场估值具备吸引力,经过持续调整,目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叠加政策红利,使得投资者对港股央企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充满期待;二是港股红利类资产的股息率长期高于A股红利类资产,加上当前低利率环境,红利资产的投资性价比更加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私募半夏投资的李蓓在11月28日曾公开为港股央企红利ETF“带货”,概括这些ETF的投资价值为“6-6-6”组合,即估值水平约为6倍PE、0.6倍PB,加上6%的分红率。她的推荐引发了不少投资者的跟风买入。

然而,随着港股红利ETF的涨幅不断扩大,溢价风险也日益凸显。有投资者担忧,这一波炒作和套利存在较大风险,等港股开市后溢价大概率会消失。机构人士也提醒投资者,要充分了解ETF的运作机制,切勿盲目跟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