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国家引导城投企业转型,城投企业面临融资困境,积极寻求市场化转型路径。转型方向包括建筑施工、房地产、公用事业等业务,以及产业类和投资控股类企业。转型效果各异,转型升级是城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须结合区域资源和优质产业。随着转型推进,城投企业信用特征变化,需重新构建信用分析框架。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引导城投企业实现转型。随着城投企业的投融资职能逐渐被限制和替代,这些企业正面临融资困境,亟需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积极寻求市场化转型路径。

城投企业通常以其现有资产为转型起点,依托区域资源,进行资产融合和市场化配置。当前,主流转型方向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依托土地优势、项目融资经验、建筑施工经验及政府特许经营权等资源,向建筑施工、房地产、公用事业、园区运营等业务转型;二是整合区域内特色产业资源,扩展多元化经营性业务,向产业类企业转型;三是通过成立产业基金,进行股权债权投资,转型为投资控股类企业。

从转型效果来看,合肥、上海、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企业,依托区域经济优势,投资高新技术、新能源等前景产业,成效显著,经营状况良好。浙江、福建、江苏苏南等地城投企业亦积极投资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但处于初创或成长期,效果尚待观察。部分园区城投企业则面临经营风险,如投资汽车领域遭遇车企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资金回收风险大,对园区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转型升级是城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须结合区域资源和优质产业,成功转型需“天时地利人和”,盲目转型可能带来风险。随着转型推进,城投企业信用特征亦在变化。初期,企业多通过平台整合、重组接收地方产业资源,传统基建及公用事业业务仍占主导,政府补贴等支持对信用品质影响较大。随着转型深入,政府通过产业配套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城投企业逐步自主投资开拓战略产业板块,获得实际控制力。转型成熟期,市场化手段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成为主要模式,产业布局多元化,城投企业控制力强的产业资源增多,市场化业务占比提升,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产业板块有望反哺公益性板块。

面对不同转型阶段的城投企业,应如何构建信用分析框架?随着转型深入,城投企业已逐步与政府信用脱钩,传统城投分析逻辑不再适用。应在分析业务实质基础上,重新评估区域信用环境对城投企业再融资能力的影响。转型越成熟的企业,产业属性越强,市场化经营水平越高,需结合市场化业务和公益性业务实质占比,赋予不同权重。产业属性强的城投企业,应更重视个体基本面;公益性属性强的城投企业,则提高区域维度权重,考察区域实力对其业务回款的保障程度和外部支持力度,并根据基本面表现调整信用品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