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发布新五年改革纲要,明确司法保障与创新机制
AI导读: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涵盖9大方面45项改革举措,旨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加强新质生产力司法保护,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了《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简称《纲要》),详细规划了未来五年的司法改革蓝图。该《纲要》涵盖了9大方面、45项具体改革举措,旨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机制,并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司法保护。
《纲要》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标是在2028年实现审判权力运行、机构职能设置、司法资源配置、队伍能力建设等各方面的全面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纲要》强调将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完善跨案件处置机制和裁判规则,防止行政、刑事手段对经济纠纷的不当干预。同时,将加强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司法规制,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在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等领域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此外,《纲要》还提出完善破产审判制度,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并严格规范保全程序,以进一步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在加强新质生产力司法保护方面,《纲要》重点关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等领域,并建立健全数据权益司法保护制度,促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完善。
在金融强国建设方面,《纲要》提出依法惩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机制,并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同时,将完善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金融纠纷的裁判规则,以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茅仲华表示,《纲要》中的45项改革内容将进一步细化为200余项具体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和成果形式,实行项目式、台账式管理,以确保改革举措的有效实施。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