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智技术引领新动能
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传统产业的重要性,指出应运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文章探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数智技术的推动作用、中小企业的转型难点以及持久战的必要性。
在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采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这一决策不仅重申了传统产业的重要地位,更指明了其转型升级的明确方向和核心策略。
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然而,近年来部分地方过于追求新兴产业,却忽视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甚至采取了一刀切的简单退出策略,这既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也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事实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基础,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又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面对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挑战,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产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应对国内外双重挑战、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而技术创新、要素创新等正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所依赖的,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数智技术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精准对接了市场供需,拓宽了销售渠道,催生了新业态,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例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个性定制、一件起订的柔性化生产模式成为可能,更好地满足了市场的快速变化。
人工智能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变革力量,已在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专用智能应用正在从外围应用向生产制造环节深入渗透,而通用智能应用则在设备维护、产品设计等领域取得不断突破。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小企业作为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转型成本高、试错能力弱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面前望而却步。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分类推进、精准施策,根据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转型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数字化改造方案。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尽管我国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省级智能工厂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技术更新速度缓慢、数据要素效能发挥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持续努力,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等方面下更多功夫,推动传统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