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复苏,饲料市场仍低迷,企业布局养殖业务对冲风险
AI导读:
2024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走出低谷,盈利水平攀升,但上游饲料市场未充分受益,价格下行。豆粕、玉米等主要原料价格走低,饲料企业拓展下游养殖业务对冲市场弱势。大禹生物等企业布局养猪业务,以期实现业绩增长。
2024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迎来复苏,盈利水平同比显著增长。然而,上游饲料市场并未充分受益,受成本低位拖累,产品售价持续下滑。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豆粕和玉米价格在2024年均呈现走弱趋势。12月中下旬,国内期货市场上,豆粕主力合约触及近五年低点,玉米主力合约也延续了震荡行情。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2025年饲料原料价格或仍将维持低位。在此背景下,饲料企业纷纷拓展下游养殖业务,以对冲市场弱势。大禹生物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近日公告拟设立全资子公司,进军生猪养殖业务。
大禹生物成立于2014年,主营业务为饲料添加剂、饲料及兽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年来,受生猪养殖结构变化和饲料行业整体低迷的影响,大禹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销量和利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公司决定延伸产业链,进军生猪养殖业务。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主要饲料原料价格高位回落,推动各类饲料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同时,受四季度玉米和豆粕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多家饲料企业在12月后再次下调饲料价格。行业整体不振背景下,大禹生物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5%,归母净利润亏损1612万元。
饲料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原料价格主导。今年饲料价格整体不振,主要因原料中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成本下降。同时,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销量降低,导致饲料价格走低。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国内豆粕均价较年初下跌超1000元/吨,跌幅26.62%;国内玉米均价较年初下跌近400元/吨,跌幅16.32%。
分析师指出,2024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同比来看,价格中枢明显走低。国际方面,全球大豆实现创纪录产量,打压国际豆系价格。国内方面,大豆进口量增加,原料供应压力不断提升。豆粕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饲料产量高位回落。玉米价格也呈现弱势运行态势。
虽然生猪养殖行业自2024年二季度开始全面扭亏,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仍处于小幅盈利周期,猪料需求或将增加。但受豆粕、玉米等主要原料价格不振预期影响,市场对2025年饲料价格表现仍不乐观。分析师认为,从饲料原料成本的走势预测来看,2025年饲料价格或呈微降后上涨的走势,但全年均价同比仍下滑。
尽管饲料市场整体弱势,但仍有部分企业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禾丰股份和大北农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两家公司均兼具饲料及生猪养殖主业,2024年前三季度均实现大幅扭亏。饲料企业进军养殖行业,能够节约原料成本,并在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需求下滑的同时,从生猪养殖端收获较高利润。
大禹生物也对后续经营寄予厚望。公司表示,围绕饲料构建的生猪养殖产业链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公司开展生猪养殖,对饲料产能和添加剂产能的释放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新品开展前期试验并取得试验数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