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1日起,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提升可销售额度,满足内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

自2025年1月1日起,中国证监会将正式实施修订后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新规的亮点在于放宽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从原先的50%提升至80%,此举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可以接触到更多香港基金产品,满足其财富管理需求。

以内地销售的香港互认基金为例,新规实施后,其规模上限将扩大至原先的四倍,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投资选择。这一变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内地投资者的跨境理财体验,还进一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

香港互认基金今年表现亮眼,平均回报率接近8%

据晨星Direct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已注册的香港互认基金数量达到39只。这些基金以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为主,主要投资于亚洲和大中华区市场。截至12月23日,这些基金今年的平均回报率接近8%,业绩分化明显,最高回报率达33%,最低为-19%。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及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约为11%、8%和5%。

新规还适当放松了香港互认基金投资管理职能的转授权限制,允许将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集团内海外关联机构,为未来更多常规类型产品纳入香港互认基金范围预留了空间。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指出,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北上基金在内地的可销售规模,更好地满足内地投资者的跨境理财需求。同时,随着管理职能转授权的放宽,符合互认基金注册标准的香港基金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内地投资者在构建全球多资产组合时提供更多选择。

【投资建议】稳健投资者优选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

投资者可通过支付宝、天天基金或银行等平台购买香港互认基金,搜索以“968”开头的基金即可找到相关产品,购买流程与普通基金相似,一般10元或100元起购。

为查询香港互认基金的具体持仓情况,投资者可查阅基金公告的定期报告,如支付宝中的基金档案公告。香港互认基金通常会在半年报/年报中披露全部持仓,在月报中披露前十大持仓。

代景霞建议,香港互认基金投资范围广泛,可满足内地投资者跨境投资和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投资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来挑选合适的基金类型。对于追求稳健收益且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选择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若希望获取较高收益且能承受一定风险,则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可能更适合。

此外,投资者还应关注基金的基本面因素,如投研团队的经验和能力、投资流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基金公司的管理质量以及基金费率等。

【投资提醒】注意汇率波动及个税对收益的影响

代景霞提醒投资者,在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需关注汇率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政策与监管风险以及税收风险等。由于香港互认基金多以外币计价,如美元等,汇率波动会影响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同时,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从香港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需承担20%的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此外,由于香港与内地在市场环境、法律法规、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差异,投资者在投资香港互认基金时可能面临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准确以及与基金管理人沟通不畅等问题。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