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旨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大核心,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低空起降点。

深圳近日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推动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指南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于12月25日正式公布。

《指南》根据深圳低空经济的行业管理现状、产业结构特性及参与要素,构建了包含基础与通用、制造与准入、低空飞行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空域管理、低空协同运行与飞行服务、场景应用、配套与保障在内的八大一级子体系。通过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四大核心,推进低空空域、设施和系统的开放统一、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设施网包括起降站、能源站等物理基础设施;空联网是通信、导航和感知等信息基础设施,将低空数字化成可计算空域;航路网是空域和飞行数字化管理和服务的核心平台;服务网则是结合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能力,赋能各低空经济管理和业务主体。

《指南》以应用场景为导向,融合航空、地面交通、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多领域标准,不仅满足当前行业需求,还为未来新场景、新技术的接入预留了扩展空间。深圳近年来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低空经济发展,包括设立规模达20亿元的深圳市空天产业基金和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据当地媒体报道,深圳已建成超过400个低空起降设施点,并计划到2026年建成1200个以上,覆盖载人飞行、物流运输、社区配送及城市治理服务四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