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
AI导读:
12月19日,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提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领域的专利预审服务,显著缩短专利审查周期,加速创新成果获权。
12月1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营,这标志着该中心已正式面向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领域提供专利预审服务。
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重庆市启动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在完成相关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后,将其纳入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查验收。
正式运营后,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针对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领域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开展快速预审服务。预审合格的专利将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快速审查通道,显著缩短审查周期,其中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从平均16个月缩短至3个月,实用新型专利审查周期将从平均8个月缩短至1个月,外观专利审查周期将缩短至5至7个工作日,从而加速创新成果的获权进程。
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核准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服务范围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两个产业领域的111个国际专利分类(IPC)主分类小类和23个洛迦诺分类小类。
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收到全市224家企事业单位提交的备案申请,并计划近期发布首批经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初审、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的备案成功企事业单位名单。
未来,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紧密围绕全市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迫切需求,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