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新政出台:放宽投向简化审批 强化资金监管
AI导读:
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推出17条优化措施,放宽专项债投向,推行“自审自发”试点,强化资金监管,旨在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助推经济稳定增长。
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该意见共包含17条优化措施,旨在放宽专项债资金的投向与使用范围,并在全国11个地区推行“自审自发”试点,同时加强资金监管,以确保资金的安全与高效利用。
此次改革针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总规模超28万亿元的专项债券将迎来新的管理机制。其核心目标在于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控债务风险,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加大对民生、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
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禁止无收益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以及非保障性住房和土地储备的房地产开发等五大类项目申请专项债务。这一举措将大幅扩展可申请专项债项目的范围,为信息技术、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前沿产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专项债的额度分配将依据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和项目需求进行,优先支持那些准备充分且投资效率高的地区。同时,地方政府在债券额度下达后需加快发行速度,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避免资金闲置。
为提高审批效率,《意见》允许部分经济大省和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地区开展专项债项目的“自审自发”试点,简化审批流程,缩短项目落地时间。同时,政策还要求确保专项债券资金专款专用,通过动态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广发证券相关研报指出,《意见》的出台带来了多个重要变化,特别是在专项债的投向领域和审批机制方面。专项债的投向管理模式由原先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转变为仅“负面清单”管理,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同时,资本金使用上限也从25%提升至30%。此外,“自审自发”机制的引入,允许部分经济大省直接向省级政府报批,进一步简化了审批流程。
财通宏观团队分析认为,此次专项债新政不仅扩展了专项债资金的使用范围,还特别强调了对新兴产业和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支持。政策明确将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如数字经济、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和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纳入专项债资金使用范围,这将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专项债资本金使用比例的提升,也将为更多优质项目的落地提供有力保障。预计2024年专项债资金将主要投向市政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申万宏源研报则认为,新政通过“负面清单”管理简化了专项债的投向审批流程,使地方政府在选择项目时更加灵活高效。同时,政策还提高了对债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明确要求地方可安排项目补助资金并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然而,随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的承压,部分地区专项债付息压力增大,需要引起关注。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