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公布,显示中国经济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等方面呈现积极变化,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全球居首,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于26日正式揭晓,这项每五年举行一次的重要国情国力调查,为中国经济描绘了一幅清晰的家底图。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发布会上指出,与第四次普查相比,中国经济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及绿色转型等多个维度均展现出显著的积极变化。

基础更坚实: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和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通过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实现了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逼近13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此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及资产总计分别增长了52.7%和57.4%,产业发展根基更加稳固。

结构更优化:服务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中国产业升级势头不减,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服务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支柱。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6.3%,较2018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及资产总计分别增长了23.8%和41.7%,制造业强国战略成效显著。分区域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提高,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及沿黄河流域等区域的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动能更强劲: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

五年来,中国企业创新研发活力四射,创新成果丰硕。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较2018年增长65.1%。这些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催生出众多新产业和新业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5.8万个,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无店铺零售新业态和网上零售市场快速增长,成为零售业的新亮点。

安全保障更坚实:制造业全球领先

五年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稳步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国内生产供应体系更加安全可靠。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量快速增长。能源供应充足,原煤、原油及发电量均达到历史新高。

可持续性更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新的优势产业。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45.8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同时,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清洁能源产量大幅增长,天然气、水电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