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显著进展
AI导读:
安徽成为全国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省份,已向64个市场主体发放104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覆盖多个核心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中新网合肥12月26日电(记者吴兰) 近日,安徽省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安徽官方消息,截至目前,该省已向64个市场主体发放了104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覆盖量子计算、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城市安全建设及智能养老等多个核心产业。
2023年12月21日,安徽省正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选定为全国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省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专班,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包括印发《安徽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试行)》、制定《安徽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核指南(试行)》,以及建设并运行“安徽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为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
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徽省的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等9家单位成功获得了安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证书。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经开区中用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道路检测的病害识别数据集”数据知识产权,成功质押获得了1000万元的贷款,这标志着安徽省在数据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省将继续深化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加强数据知识产权规则研究,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在各种场景下的应用。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数据知识产权流通交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在交易使用、质押融资、价值评估、资产入表及证券化等业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安徽省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链接保留未展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