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3年五经普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GDP修订后总量增加,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经济普查作为我国的三大周期性全国普查项目之一,与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共同构成了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体系。2023年,我国顺利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简称“五经普”),旨在全面审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及效益,为国民经济做一次深度“体检”和“盘点”。

2024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详细介绍了五经普的结果。他提到,依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惯例,国家统计局结合五经普数据及相关部门资料,对202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GDP达到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高出3.4万亿元,增幅2.7%。详细修订数据将于近期在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

康义指出,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大幅增加,从业人员增多,企业资产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同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五年来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康义表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任务,五年来,全国上下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成功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经济持续增长,并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康义进一步指出,五经普数据充分展示了我国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显著成绩,包括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果、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全面绿色转型展现新气象、民生保障和改善取得新进展等。此外,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宽外资准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激发了发展动力和活力。

关于GDP数据修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蔺涛表示,依据国际通行做法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国家统计局对2023年GDP进行了修订,修订后GDP总量增加,三产占比提高。此次修订包括两方面:一是基于五经普数据,二是基于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与前四次经济普查相比,2023年GDP的修订幅度最小,反映出我国统计调查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数据质量的持续提高。

蔺涛强调,2023年GDP核实后,2024年GDP总量将有所变化,但增速核算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他详细解释了GDP核算方法,并指出尽管2023年GDP修订数在总量上有所变化,但对2024年GDP增速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各地区生产总值的修订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

制造业方面,我国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占比约30%。五经普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超过1.04亿人,占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91.71%,较2018年末提升0.9个百分点,充分展示了制造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国持续推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不断提升。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占比有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展现出新的协调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