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首次纳入数字经济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新亮点。

  近日,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首次将数字经济调查结果纳入其中。据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了291.6万个,从业人员规模高达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

  这一数据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首先,数字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数字产品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占全部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9%,显示出我国数字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

  其次,数字制造和数字应用方面的优势也较为明显。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四成,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占比接近五成。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发展活力。

  此外,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得益于良好的基础条件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全国。2023年,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和营业收入占比均高于其他地区,显示出东部地区的领先地位。

  最后,产业数字化转型也在稳步推进。近年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23年,有47%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显示出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进展。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