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戴相龙在202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上表示,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保值增值是全球性挑战,建议养老金投资机构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并大力发展企业年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12月26日,202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式在京成功举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会上强调,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全球性挑战,养老金不仅是资本市场发展的稳定力量,更是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而资本市场则是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关键渠道。

戴相龙指出,我国养老金投资表现良好,得益于稳定的物价环境、未出现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同时也离不开养老金投资机构的精细管理。据统计,从成立至2023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整体年化收益率达到了7.4%,其中境内股票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更是高达10%。他特别提到,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成功投资主要得益于长期投资策略。

此外,戴相龙还透露,社保基金理事会已接受地方政府托管的基本养老金高达2.23万亿元,年均收益率超过5%。随着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共同推进,我国全口径养老金规模将大幅增加,对养老金的投资管理和保值增值提出了更高要求。

戴相龙建议,养老金投资机构应总结经验,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的原则,根据养老金收支状况合理配置投资产品,并精心选择养老管理机构,重点考察其过去的养老金投资回报。

截至2023年,我国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合计规模已达5.7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5%,较2013年的6000亿元增长了10倍。然而,戴相龙认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企业年金的发展速度仍然较慢,与大力发展企业年金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他进一步指出,应明确企业年金在养老金三个支柱中的重要地位,并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力求在现有基础上实现重大突破。同时,考虑到企业和个人缴纳基金的承受能力,可以适当调整企业和个人缴纳年金的比例,积极与相关部门研究并修改企业年金规则,以期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中使企业年金制度更加完善,实现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飞跃性发展。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