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格局重塑:自主品牌崛起,合资与豪华品牌承压
AI导读:
今年中国车市经历价格战、份额战后,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市场崛起,市占率逼近七成;合资品牌受价格战与新能源车竞争影响,市场份额下降;豪华车市场面临新老之争,新势力造车企业瓜分传统豪华品牌市场份额。
今年,国内车市经历了价格战、份额战和淘汰赛的激烈竞争,汽车消费需求一度受到抑制。然而,4月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为车市注入了强劲动力,年销量有望再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预测,继去年车市产销首次超过3000万辆后,今年将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
3000万辆销量的背后,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迅速崛起,市占率已接近七成。相比之下,合资品牌则在价格战与新能源车竞争中受到夹击,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优势。同时,豪华车市场也面临分水岭,新势力造车企业集体“上攻”,传统豪华车则“失守”,一场“新老之争”成为车市的重头戏。
今年,从自主到合资,从新能源到传统燃油,从高端市场到大众消费市场,中国车市销量飙升,市场格局也在加速重塑。
车市“天平”倾向自主品牌
十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从757.33万辆增长至接近1600万辆(今年前11个月数据),市占率从38.44%大幅提升至65.1%。其中,比亚迪、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表现突出,销量位居前列。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优势,以及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广州车展上,智能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众多车企发布了“端到端”智驾系统,希望通过智能化提升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也持续提升,前三季度中国占世界新能源汽车份额已升至68%。
合资品牌压力倍增
与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相比,合资品牌则倍感压力。今年前11个月,主流合资品牌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6.2%,市场份额降至27.6%。日系、韩系和法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大幅下降。为了应对销量下滑和市场价格战的压力,部分合资品牌经销商选择以价换量或直接“跳槽”,而车企端也采取“一口价”等定价方式下探成交价格区间。
然而,从持续下滑的份额来看,合资品牌的“足量”优惠并未取得显著效果。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加速,合资品牌原有的产业优势正在弱化,产能压力也持续增大。不过,中国车市拥有的增量空间也让合资品牌选择加速转型,如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的投产等。
豪华车市场“新老之争”
在豪华车市场,新势力造车企业正进一步瓜分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今年三季度,理想汽车销量反超宝马在华销量,问界品牌旗下M9车型也成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蔚来、极氪、腾势等品牌销量也在不断攀升,瞄准豪华市场进行上探。
面对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转变,以BBA为首的豪华品牌也不得不加入价格战。然而,折扣力度加大却让豪华品牌经销商的生存空间逐渐逼近“红线”。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宝马、奥迪在内的多家豪华品牌经销商退网。面对市场压力和销量、利润压力,豪华品牌进退维谷,而经销商为自救则开始转跳新势力品牌。
综上所述,今年中国车市在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后,市场格局正在加速重塑。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崛起成为市场主力军;合资品牌则面临压力倍增的困境;豪华车市场则上演着“新老之争”的激烈竞争。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