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北京市财政局发布部分专项债券提前偿还公告,涉及金额高达49.76亿元。业内人士分析,鉴于各地方财政实力差异,短期内广泛采用此方式的可能性不大。

财联社12月26日讯近日,北京市财政局再度发布部分专项债券提前偿还公告,涉及金额高达49.76亿元。此举虽在专项债提前偿还及偿债备用金制度上有所突破,支持地方政府对优质项目提前清偿本金,但业内人士分析,鉴于各地方财政实力差异,短期内广泛采用此方式的可能性不大。

公告显示,此次提前偿还的专项债共4只,包括“17 北京债 19”、“22 北京债 39”、“23 北京 04”及“23 北京 09”。其中,“17 北京债 19”作为2017年发行的10年期债券,票息高达3.96%,与近期新发“24北京债88”的1.82%票面利率相比,高出214个基点。

北京市财政局采取自愿原则,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提前偿还价格,投标标位区间下限为100元,上限为2024年12月23日现券交易平均结算价格上浮2%,保留两位小数。前两标位变动幅度为0.02元,后两标位为0.01元,招标时间为2024年12月27日9:30-10:10。

去年8月,北京市已率先尝试提前偿还政府专项债券,成功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此次偿还金额更大,上限达49.76亿元,其中“17 北京债 19”面值上限高达40亿元。截至12月26日,北京市专项债余额已增至9939.26亿元,较去年增长超千亿。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财政政策加力,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攀升,预计2024年将从3.9万亿扩大至4.5-5万亿。在债务率考核机制下,部分地区面临较大还本付息压力。目前,仅北京市等财政状况良好的地方具备提前偿还能力,短期内广泛推广难度较大。

自2020年起,地方财政被允许采取多种本金偿还方式,包括提前偿还和分期偿还等。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今年10月也表示,对收入较好的项目,支持提前偿还债券本金。业内人士指出,地方政府需智慧应对债务问题,根据债务率情况选择合适的偿债方式,以平衡债务压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具备提前偿还能力的地方债是长期持有的明智之举。一家长三角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能够享受到价格回归带来的资本利得。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