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郑永年接受专访表示,中国通过单边开放重塑全球化,需优化营商环境。同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转变过度竞争现状的关键。广东需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创新监管模式,为先进技术落地转化创造优质环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施诗广州报道

2024年,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国际经济蒙上阴影,全球化进程受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经济工作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关键之一。面对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广东作为中国经济龙头,如何引领新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外部环境挑战重重,但中国通过单边开放重塑全球化,对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中国内部需扭转过度竞争,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释放互联互通能量。

郑永年指出,广东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需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优势,创新监管模式,为先进技术落地转化创造优质环境。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中国需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风险,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合作,以减弱国际市场冲击。

关于单边开放,郑永年强调其重要性,认为开放可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双向开放和互利共赢。同时,为吸引外资,中国需优化营商环境,避免无序竞争。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是转变过度竞争现状的关键,需促进东西部生产要素流动,实现优势互补。

广东应如何将中央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举措和经济红利?郑永年建议,广东应围绕改革精神,确立具体目标,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大市场打造,促进城市间互相开放,确定劳动分工和发展模式。同时,广东应借鉴长三角地区经验,通过政策设计促进各地发挥比较优势,避免恶性竞争。

新质生产力是2024年关键词,中央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郑永年认为,要走出内卷困局,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升级。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潜力巨大,应从技术应用转向原始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活科创动能。同时,广东应放宽监管,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创造加速落地的环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