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国际金价的大幅波动,国内黄金首饰价格经历过山车行情,消费者购金热情低迷。金矿企业则受益于金价大涨,业绩普遍增长。

随着国际金价的大幅波动,国内市场足金首饰价格经历了一段过山车行情,最终在12月19日跌破800元/克大关。然而,这一跌幅并未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金热情。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尽管金价在800元/克左右徘徊,但北京合生汇等商场的黄金珠宝区域依然门庭冷落。在北京合生汇二楼的黄金珠宝区域,多数柜台前顾客稀少,显示出消费者的购金意愿依然低迷。

时代周报记者摄

回顾今年,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全年涨幅惊人。受此影响,国内黄金首饰品牌的足金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度突破820元/克的高位。然而,高涨的金价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金消费。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同比下降11.1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更是大幅下降27.53%。这一数据反映出金价上涨对黄金消费的抑制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当需求低于供给时,价格自然下降。但对于投资而言,价格的涨跌更多地取决于市场对未来价值走向的预期。因此,尽管金价有所回落,但消费者的购金热情并未明显回升。

记者在北京多家商场走访发现,尽管金价较前期有所降低,但顾客的购买意愿依然不高。一些消费者表示,金价过高导致他们放弃购买黄金首饰,转而选择其他替代品。同时,也有消费者表示,结婚购买黄金首饰成为近期黄金市场的“主力军”,但预算有限,不会因金价下跌而大幅增加购买量。

此外,多家黄金品牌店饰品金价在12月24日继续上涨,再次逼近800元/克。从销售数据来看,黄金饰品市场的疲软态势依然明显。周大福、六福珠宝等上市公司的同店销售额和营业额均出现同比大幅下降。

金价上涨不仅影响了黄金饰品的销售,也对多家以黄金饰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周大福、六福集团、周生生等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这些公司纷纷表示,金价上涨削弱了消费情绪,导致销售业绩下滑。

然而,与下游的黄金零售品牌相比,处于黄金产业链上游的金矿企业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紫金矿业、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等多家黄金矿业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增。这主要得益于金价大涨带来的金矿价值提升以及公司主要矿产品产量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金矿企业还在加速“揽金”。今年以来,多家金矿企业纷纷出海并购海外金矿项目,以扩大产能和保持业绩增长。这些并购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金矿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尽管金价波动对黄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影响有所不同,但整体来看,黄金市场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和潜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黄金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