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我国积极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该模式通过实时数据传输、精准生产调度等手段,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需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赋能能力,增强支撑保障,推动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我国加速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该模式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及重塑经济结构具有重大意义。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达到50.3%,连续两个月站稳50%的荣枯线上,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攀升至52.4%和50.8%,这一积极态势的背后,5G+工业互联网的深度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

5G+工业互联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生产与市场紧密相连,通过实时数据传输、精准生产调度和智能化供应链管理,显著提升了企业对市场波动的响应能力,促进了生产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和良性循环,为制造业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在产业布局上,5G+工业互联网展现出强大的覆盖力和渗透力,已覆盖41个工业大类,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能源领域,5G技术融入智能电网运维,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与精细调控,提升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港口行业则借助5G技术实现了自动化装卸与高效物流调度,显著提高了装卸效率和港口运营效率。钢铁产业中,5G网络构建起智能化管控网络,推动了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和高效化,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性。在电子制造业,5G技术为精密制造和智能质检提供了坚实支撑,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5G+工业互联网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扮演了变革先锋的角色,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智能化基因,实现了生产模式的深刻转变。在这一变革中,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资源配置得以优化,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同时,5G+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加速重塑制造业的创新生态,为制造业开辟了全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然而,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应用场景较为零散、标准与个性化需求存在矛盾、技术应用和网络建设成本偏高等。为此,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赋能能力,增强支撑保障,推动5G+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点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灯塔”。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规模应用融合指南,开展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应用场景标杆示范;分行业分领域推进5G工厂建设,开发适应不同场景的产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在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园区加快5G基站布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