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卤味巨头绝味食品和煌上煌近期均面临业绩下滑的挑战,绝味食品放弃赴港上市计划,煌上煌跨界并购受挫。卤味细分赛道扩张放缓,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经营思维和模式,注重品质与差异性投入。

12月23日,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公告,宣布放弃赴港上市计划,这一决定标志着其筹备近两年的港股上市之路的终结。同样,卤味行业的另一巨头煌上煌(002695.SZ)也于12月18日宣布终止收购展翠食品控股权。

卤味细分赛道正面临严峻挑战,业绩的持续下滑迫使企业调整战略。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绝味食品等知名企业均未能幸免。2024年上半年,卤制品行业增速明显放缓,市场规模约为318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仅为6.42%。

绝味食品终止港股上市的决定,背后是卤味食品赛道的业绩承压。近年来,公司营收虽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15亿元,同比下降10.95%,卤制食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9.4%。此外,绝味食品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总数也有所减少。

煌上煌则试图通过跨界并购来提振业绩。然而,其与展翠食品控股权的收购交易因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而告吹。此前,煌上煌曾成功收购嘉兴市粽子企业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粽子成为其卤味之外的跨界产品。但此次收购展翠食品的失败,再次凸显了卤味行业并购的难度。

投资专家指出,卤味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经营思维和模式,注重在品质与差异性上的投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卤味细分赛道扩张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卤制品门店数约为24万家,近一年净关店约2.3万家。这表明卤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才能保持竞争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国卤味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节点,从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单店销量和质量将成为卤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