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家上市券商获准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迎来新机遇。券商将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同时面临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的挑战。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推动“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政策工具,正引领资本市场中的券商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果。近日,西南证券、广发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长城证券等8家上市券商相继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准,允许其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方怡向指出,券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是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作用。碳排放权交易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还能有效满足客户的建仓、变现等需求。

这些获批的券商均表示,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要求,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不参与地方交易场所的衍生品交易,并加强对交易对手的管理。同时,他们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以来,碳排放权交易日益活跃。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已达6.26亿吨,累计成交额达到426.02亿元。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壮大,券商也迎来了更多业务机遇。

截至目前,证券行业已有至少16家券商获准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券商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发挥其在碳排放权价值和市场供需关系研究方面的优势,还能推动建立完善的碳定价体系,增强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同时,券商还能推出更多碳金融产品,如碳回购业务,帮助企业将碳资产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券商正在从全业务线发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产品和服务,以服务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例如,东方证券集中资源推动碳业务发展,已落地现货及远期碳配额交易、碳回购业务等多元化碳金融服务方案。华泰证券也与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湖北碳配额回购交易,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头部券商在综合调动业务线协同能力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等券商正在持续加大绿色产业投入,为企业提供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等绿色融资解决方案,并积极开发符合ESG主题的产品,创新绿色金融交易模式,构建碳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展望未来,券商在碳排放权相关业务方面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参与相关业务有助于券商提升碳金融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对券商的合规管理、研究能力、风险评估和定价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