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不法贷款中介假冒银行名义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近一个月来超30家银行发布声明与贷款中介划清界限。银行依赖中介机构存在风险,消费者需警惕不法中介套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近期,不法贷款中介乱象再度受到广泛关注。这些中介假冒银行名义,通过推送办理贷款信息,以低息免费等诱饵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更有不法中介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过桥垫资。

随着年末临近,不法贷款中介活动愈发猖獗。近一个月来,已有超过30家银行发布声明,明确与贷款中介“划清界限”,并提醒客户谨防不法贷款中介诱导。赤峰元宝山农村商业银行、太原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在声明中强调,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业务合作,并呼吁公众提高警惕。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部分银行为了规划明年的“开门红”策略,已着手安排相关工作。然而,一些基层分支机构和客户经理为了达成业绩目标,私下增加了与贷款中介的合作。虽然正规中介能够助力银行获客,但不法中介充斥市场,其违规操作导致消费者投诉频发,给银行带来声誉风险。

银行依赖中介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存在诸多风险。这不仅会导致银行获客主动性下降、贷款审查放松、风险管控能力减弱,还可能推高融资成本并加大信贷风险。例如,有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协助贷款中介违规发放贷款,甚至收受好处费,最终面临刑事责任。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法贷款中介的套路同样需要警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已发布风险提示,指出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过桥垫资的行为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消费者需增强防范意识,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面对不法贷款中介的乱象,银行应加强对基层机构和客户经理的规范和排查,杜绝与不法贷款中介的合作。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避免被不法中介诱骗。确有融资需求的,可以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并办理相关手续。(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