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大幅缩量续作,中期流动性仍充裕
AI导读:
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虽然本月MLF大幅缩量,但人民银行通过其他方式保持中期市场流动性充裕。业内认为,这符合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实际情况,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本期MLF期限为1年,最高投标利率2.30%,最低投标利率1.90%,最终中标利率定格在2.00%。操作完成后,MLF余额达到50890亿元。
本月MLF大幅缩量,但中期流动性仍充裕
面对12月高达14500亿元的MLF到期量,人民银行此次仅续作3000亿元,意味着本月MLF大幅缩量115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基本符合预期,因为人民银行已在11月通过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提前释放了大量中期流动性。加之近期市场利率走低,资金面偏于充裕,进一步减少了金融机构对MLF操作的需求。
在货币政策基调转向“适度宽松”的背景下,人民银行主要通过加大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适量续作MLF等方式,保持中期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以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保障政府债券发行、稳定市场预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MLF缩量续作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信贷市场年末进入淡季,加上人民银行加大逆回购调节力度,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同业存单利率维持低位,市场对降准、降息有预期,这也影响了MLF的资金需求。
新工具置换MLF,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
人民银行今年进一步完善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MLF明确采用利率招标,操作量由人民银行事先给定。此次MLF操作仅投放3000亿元,显示人民银行对当前市场流动性状况的判断是充裕的,进一步大量投放的必要性较低。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了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新工具,这些新工具的运用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与往年年末通过加大MLF操作供应流动性的方式不同,今年人民银行在降准补充长期资金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了买断式逆回购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些操作期限更短、利率更低,既满足了机构跨年资金需求,又减轻了机构负债成本。
后续政策利率下调概率不大,但利率调降仍有必要
对于后续货币政策走向,业内高度关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随着春节临近和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供给计划逐步落地,降准确定性仍然较高。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当下资金面相对宽松,但考虑到春节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以及地方债供给压力,流动性市场面临一定风险。因此,短期内政策利率下调的概率不大。
然而,在商业银行降成本目标下,后续利率调降仍有必要。明明提出,考虑到当下同业存单利率较低,MLF利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仍然属于成本偏高的负债。因此,引导MLF利率下调以缓解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可能仍有必要。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市场应关注后续MLF利率伴随逆回购利率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刘四红)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