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十位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5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全年GDP有望实现4.7%左右的增长。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整被视为明年宏观经济两大风险点,财政政策将担当宏观调控主角,改革是扭转预期的关键。

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官方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强调“攻坚克难”的关键词。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达到4.8%,显示出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逐渐增多。

界面新闻采访的十位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全年GDP有望实现4.7%左右的增长。然而,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整被一致认为是明年宏观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点。

多位经济学家指出,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狭义赤字率提升至4%成为普遍预期。此外,适度增加汇率弹性和波动区间,将有助于对冲出口压力,稳定国内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们强调,短期政策刺激并非长久之计,扭转预期、提振信心的关键在于改革。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再次激发经济活力。

受访的十位经济学家包括(排名不分先后):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苏月。

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均值显示,2025年中国GDP将同比增长4.7%。其中,连平预计GDP增速将在4.8%-5.0%之间,消费支出贡献率有望升至7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章俊则预计GDP增速将在5%左右,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内部政策的确定性。

王青预计GDP增速约为4.7%,并指出明年“两会”设定的GDP增速目标可能为“4.5%-5.0%”。闪辉则考虑到特朗普关税的影响,预计实际GDP增速将从今年的4.9%放缓至4.5%。

中美贸易摩擦与国内房地产行业调整被经济学家们视为明年宏观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罗志恒指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将对中国出口产生影响,需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王青也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和房地产行业调整是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点。

伍超明指出,尽管近期推出的稳地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房价尚未见底,居民购房成本仍然较高,房地产市场离止跌回稳还有一定距离。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时,首次提到“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并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更多是对前期操作的确认。

连平表示,2025年赤字率有望安排在4%-4.5%的区间内,赤字规模将超过5.5万亿元。他还预计,全年降息可能不会超过3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幅度在0.5至1个百分点。

杨德龙表示,为使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效能,财政政策需加大力度。他强调要推行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确保其持续发挥效力。

苏月预计,明年“两会”期间将公布一项大约2.5万亿至3万亿元的财政增量,并包含明确的促消费、稳收入的政策要素。

经济学家们指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来激发经济活力。章俊认为,明年国内经济的头号任务是“促改革”,包括通过财税体制改革重塑地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推动央国企合并重组,提振民间资本投资预期等。

罗志恒也表示,要以更大力度的改革稳定经营主体预期,包括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减少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等。

王军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部分,长期来看,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来逐步恢复投资者信心,改善经营主体的预期。

连平预计,2025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7.1-7.4区间内双向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邢自强则表示,鉴于美国可能最早于明年一季度宣布全部关税计划,人民币汇率可能在未来1-2个季度内提前贬值。

章俊认为,适度增加汇率弹性和波动区间,有利于对冲出口压力。他还指出,通过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和预期大幅改善,可以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

经济学家们认为,2025年低物价局面仍将延续,但总体水平将高于今年。预测均值显示,明年CPI同比增长0.7%,PPI同比下降1%。伍超明预计CPI增长约0.7%,苏月则预计CPI增长略低于1%。

伍超明还预计PPI约下降0.8%,他指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地产政策的持续推进有望对国内投资形成支撑,但部分中游行业产能去化压力仍大,对价格形成拖累。

十位经济学家预测均值显示,2025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长0.9%。罗志恒预计出口大概率前高后低,一季度或因“抢出口”而录得较高增速,但二季度后可能下行。王青判断,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言论若实施,将拖累我国出口增速。苏月的预测则较为乐观,她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在3.5%-4%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