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资金流信息平台试运行两月,多地成功落地首笔“资金流”贷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银行审贷效率显著提升,但仍需进一步普及。

自10月25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至今已历经两个月的实践检验。在此期间,多地已成功落地首笔“资金流”贷款,标志着该平台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征信管理科负责人表示,该行高度重视资金流信息平台的试点工作,并已成立工作专班,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蚌埠市试点银行已依托该平台为多家企业增信,其中两家企业已顺利获得贷款。

资金流信息平台试点后,银行审贷效率显著提升,审贷周期从按天计算缩短至按分钟计算。然而,由于该平台刚推出不久,目前应用尚不广泛,仍需进一步普及。

近期,多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披露,已成功落地首笔“资金流”贷款。例如,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为某设备公司发放了160万元贷款,实现了上海首笔此类贷款的落地。招商银行兰州分行也通过该平台,向甘肃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浙江省同样在资金流信息平台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自11月1日浙江省首笔资金流信用信息应用贷款成功发放以来,截至11月26日,已累计向科技、电子、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的18家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9409万元。

蚌埠市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向徽商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徽商银行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迅速分析了企业账户收支与余额等基本情况,判断企业经营稳定,符合增信条件,并成功审批通过200万元贷款。

资金流信息平台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共同建设,旨在推动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该平台为每个中小微企业建立专属数据账户,企业可通过身份验证登录账户开展授权、查询等业务活动。

资金流信息平台提供的产品包括企业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明细汇总和企业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这些信息有助于金融机构更精准地评估中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对企业的精准授信和持续动态授信。

中小微企业审贷效率的提升得益于资金流信息平台。以前,商业银行需要企业逐个登录网银或到银行打印交易流水清单,导致放贷时间拉长。现在,资金流信息平台提高了审贷效率和资金流信息的准确性。

全国著名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指出,资金流信息平台有望解决中小微企业交易结算信息分散于多家银行之间的问题,为银行提供更便捷的数据来源。然而,中小银行在获取资金流数据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多维度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

尽管资金流信息平台已试运行两个月,但企业和社会的知晓度仍有待提高。随着平台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相信将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