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可转债市场2024年表现强劲,成交额及成交量超去年。券商分析师对2025年持乐观态度,认为正股弹性及债市流动性宽松将支撑估值。建议投资者关注更具确定性的标的,加大可转债配置仓位。

可转债作为兼具债券与股票特性的复杂金融产品,因其“攻守兼备”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2024年,在正股市场的带动下,可转债市场交投活跃,截至12月24日,其成交额及成交量均超越了去年同期的水平,市场表现强劲。

展望未来,券商分析师对2025年的可转债市场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正股市场的弹性以及债市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将为可转债估值提供支撑。同时,供需偏紧的局面可能推高可转债的稀缺性,进而带来估值的上升。整体而言,可转债市场的上涨行情值得期待。

年内,可转债市场虽然扩容速度放缓,但交投活跃。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可转债总存量为7383.64亿元,而今年的发行规模合计为367.57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然而,在交易层面,可转债市场却表现出色,成交额达到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9%。

此外,随着A股市场的向好,多只可转债的正股股价上涨,触发了有条件赎回条款,导致部分可转债被提前赎回。截至12月24日,年内已有46只可转债完成退市。同时,在存续的可转债中,也有多只因触发强制赎回条款而面临退市风险。

在估值方面,截至12月24日,全市场可转债的平均价格为127.47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6.17%。分析师认为,随着转股溢价率回到适中水平,可转债市场的期权价值有望回升。同时,高价可转债和低价可转债的风险收益特征正在靠拢,均值得投资者关注。

对于2025年的投资策略,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关注更具确定性的标的,特别是在条款上相对明确的可转债。此外,在可转债整体估值不高的环境下,可以关注中高资质、股性上有支撑的双低个券机会。配置策略上,建议加大可转债配置仓位,保持多头思维,并关注大盘稳健类品种以及自主可控、AI+、大消费、机器人等题材机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内容有所调整和优化,但保持与原文字数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