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在新“国九条”引领下加速成型,证监会推出系统性改革举措,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服务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整体生态发生巨大变化。

2024年以来,在新“国九条”的引领下,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迅速成型,证监会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和服务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系统性改革举措,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得以完善,整体生态发生显著变化。

系统性改革稳步前行

现代经济中,强大的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4月,新“国九条”作为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出台,标志着“1+N”政策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其中,“1”代表新“国九条”,“N”则代表若干配套制度规则。围绕这一政策体系,证监会等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完善了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成为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显著特点。

在入口端,证监会严格把控发行上市准入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出口端,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通过严格退市标准,提高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同时,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方喆摄

在日常监管方面,证监会强化监管力度,修订了多项监管规定,如《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等。为维护市场秩序,证监会还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并暂停转融券业务。此外,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

开源证券副总裁孙金钜表示,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体系有助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错位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此外,该政策体系还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申万宏源董事长刘健认为,新“国九条”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将全面激发制度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生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政策体系的加速成型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投融资平衡,增强了投资者的获得感。

市场稳定性显著增强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市场各方的期盼。2024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围绕这一目标,从市场供需、日常运行、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出发,维护市场稳定。

从市场供需来看,证监会推动投融资平衡发展,科学把握IPO节奏,引导资金供给与融资需求相匹配。数据显示,2024年IPO家数和募集资金较往年显著减少,而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创历史新高。此外,多项增量工具落地,支持资本市场稳定。

在市场运行方面,证监会构建综合惩防体系,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完善制度规则和监管措施。同时,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完善股份减持、量化交易等制度。

从长期制度建设来看,证监会聚焦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支持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证监会优化产品供给,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今年以来,顶层设计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高,监管机构多次表态要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定机制建设,以增强市场稳定性。长期资金入市进度加快,为市场带来更多“活水”,减少波动,稳定运行。

证监会党委强调,要落实“稳住楼市股市”要求,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的责任。2024年以来,证监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如“支持科技十六条”等,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支持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证监会党委强调,要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鼓励并购重组,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更加精准有力支持扩投资促消费,健全股债期产品和服务体系。

孙金钜表示,政策体系通过深化投融资改革,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增强资本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服务国家战略实施。

中金公司研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抓手和增长动力,资本市场能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

西部证券认为,我国目前处于内需强化初期,资本市场作为主要抓手,有助于形成新型循环体系,提升财政货币支出弹性,增强增长动能。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