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黑嘴与非法荐股行为揭秘
AI导读:
股市中存在大量非法荐股行为,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冒充专家等手段诱导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本文揭秘股市黑嘴与非法荐股行为,并探讨平台、监管等多方合力围堵措施。
在股市中,不少投资者曾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盲目搜集各路真假难辨的炒股信息,轻信各路“专家”的指导操盘,却往往掉入不法分子精心布置的陷阱。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各类短视频、兴趣分享、社交平台甚至新闻传播平台,充斥着大量伪装成专家或“大V”的人员,他们发布虚假新闻,夸大其词进行非法荐股。
这些不法分子不仅假借财经媒体名义发布虚假新闻,还仿冒证券公司人员,以免费服务为诱饵,售卖高价“内部服务”。更有甚者,通过提供虚假的股市分析报告或交易记录,伪造账户盈利截图,诱导投资者入群进行非法荐股。例如,近期关于蚂蚁借壳上市的假新闻风暴震动全网,不少个人或公众号在微信、抖音等平台散播不实信息,诱导网友加群获取推荐股票信息。
此类行为正是监管打击的“股市黑嘴”,通过编造、传播虚假股市信息,诱导投资者加群获取推荐股票信息,非法谋取巨额私利。这些行为严重损害资本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误导投资者,造成财产损失。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指出,这是一种典型的股市黑嘴行为,幕后黑手多为机构组织形式,擅长通过虚假热点的炒作来烘托气氛,诱骗投资者。
蚂蚁集团遇到的股市黑嘴行为只是非法荐股等不法金融活动的冰山一角。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涌现出大量自称专家、“大V”和证券公司人员,他们发布财经类分析视频或投资经验,甚至开启直播间,通过手写、谐音等方式规避平台监测,诱导投资者添加个人微信,进而推销高价内部服务。这些不法分子还以“盈利套餐”或“独家内幕”为诱饵,通过电话或私信反复推销。
针对非法荐股行为,各大互联网平台表示将坚决打击,违规内容和账号一经发现,将采取包括内容下架、资料重置、账号禁言在内的手段进行处置。同时,证券公司也公开声明,将加大对外部不法机构冒充证券平台相关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层面也在强化对此类问题的专项治理,网信办发布公告称,将集中整治网上金融信息乱象,处置一批从事非法荐股等活动的账号。
为防范非法荐股行为,平台应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加强实名认证和背景审查,与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等合作。监管部门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震慑不法分子。证券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严格审查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了解证券市场的基本规律和风险,学会辨别合法的投资咨询服务和非法荐股行为。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