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通威股份与大全能源宣布对旗下高纯晶硅生产公司进行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A股市场光伏股集体上涨。政策明确转向,光伏行业有望通过限价限产等政策加快供给出清。晶硅产业链价格降至历史新低,但光伏行业仍处于扩张趋势中。

新能源领域迎来新动向!12月24日晚,两大光伏巨头通威股份与大全能源相继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对旗下高纯晶硅生产公司进行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通威股份宣布,由于西南地区冬季进入枯水期,电力价格环比上涨,加之光伏产业总体行情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公司决定安排旗下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子公司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实施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预计这一举措将对公司总体生产经营及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大全能源亦发布公告称,多晶硅供求失衡的市场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改善,行业整体持续面临全面亏损的严峻挑战。为规范企业自身行为,防止恶性竞争,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将逐步启动对新疆及内蒙古生产基地高纯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

12月24日交易时段,A股市场光伏股集体上扬,其中京运通涨停,阳光电源、通威股份、芯能科技等个股涨幅超过4%。市场普遍关注此次减产措施对整个光伏行业的积极影响及利好程度。

据民生证券研报分析,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政策明确转向,光伏行业有望通过限价限产、能耗控制政策加快供给出清节奏。从需求端来看,海内外需求景气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新兴市场有望迎来起量。

资料显示,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股份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三地,具备规模、成本、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显著优势,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大全能源已形成年产30.5万吨多晶硅产能,因此,两家企业总产能超过120万吨。

光伏行业现状方面,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旨在优化行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产能总量、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同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连续发布光伏主产业链产品成本分析报告,强调企业应依法合规参与市场竞争,避免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行为。

晶硅产业链价格已降至历史新低,且继续下行阻力较大。但光伏行业仍处于扩张趋势中,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06.30GW,同比增长26%。特别是11月份,新增装机容量为25.00GW,同比增幅为17%,环比则增长了22%。

展望未来,尽管光伏行业难以再现2021—2023年那样的爆发式高增长,但光储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国际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开启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快速启动,仍让业界对光伏需求保持增长抱有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