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券商获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已有至少15家券商获得资格。券商在碳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助力企业降低减排成本,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多家券商近日获批开展新业务,12月24日晚间,广发证券、兴业证券、国信证券、招商证券等7家券商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碳市场准入复函,同意其自营业务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至此,国内已有至少15家券商获得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资格。

这些券商纷纷表示,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券商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信息和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交易中介、融资者和产品提供方。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交易和融资,获得收益或资金融通用于投资减排项目。

据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介绍,证券公司在碳市场中已发展出五种成熟的业务模式,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量购买交易、买断式回购交易、碳配额对减排量置换交易和碳抵消/中和交易。其中,碳排放权交易是最基础和主流的业务模式。

券商还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优势,从市场流动性、价格发现、信息挖掘、碳金融工具等维度多元化丰富碳市场,提高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促进合理碳价的发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例如,国泰君安证券深度参与国内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交易,为有交易需求的实体企业客户提供流动性。华泰证券和申万宏源证券则分别落地其首单上海碳配额远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实现了业务参与成本的有效降低。

此外,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等券商也在积极参与碳交易及碳金融综合服务,助力企业降低履约成本、获取降碳资金、实现碳减排收益,推动碳市场活性和有效性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