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史上最大规模第五轮化债方案实施,城商行面临生息资产减少和营收下降考验,地方隐性债务置换仅还本金,利息问题悬而未决,城商行面临风险管理和盈利双重挑战。

 在史上最大规模的第五轮化债方案逐步实施过程中,城商行特别是地方债务压力巨大的机构正面临生息资产缩减与营收下滑的双重压力。近日,西北某关键化债区域的城商行内部人士透露,尽管化债政策力度空前且及时,但当前地方银行面临的一个主要困扰是,地方隐性债务置换仅涵盖本金,利息问题悬而未决。

该人士指出,部分地方领导已向财政部门反映,希望能在化债后的利息政策上得到补充支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于11月初表示,由于法定债务利率远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地方将大幅节省利息支出,预计未来五年内累计节约额可达约6000亿元。

联合资信12月1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城商行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金融资源,其在地方债务化解中的角色相较于国有大行更为下沉,同时承担了降低地方债务成本及延长债务期限的任务,从而面临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挑战。浙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梁凤洁预测,受隐性债务置换影响,商业银行在2024至2028年间每年的息差降幅将逐步扩大,导致净利润相应减少。

城商行在地方债务敞口中的占比最高,但偿债顺序却处于劣势。截至2023年6月末,上市银行表内地方债务相关敞口占总资产的36%,其中城商行对城投的敞口占比最高。联合资信强调,由于地方政府对自有金融资源的调动灵活性高,城商行更多地承担了地方弱资质主体的债务和融资,加之其经营规模有限,化债措施的实施对其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

华北某省会农商行业务人士表示,化债对地方银行是重要政策,前几轮化债包括期限延长和置换,地方行都全力配合。然而,多数政府平台贷款未纳入风险资产,化债主要是消除未来风险,改善预期。某大型股份行政府项目业务总监指出,一次性化债的初衷是中央承担大部分债务,地方和地方银行负责小部分,如之前的欠息。

然而,该人士也表示,地方银行与地方政府观点往往一致,但地方可能优先支付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利息,地方银行可能排在最后甚至不负责,给其经营带来压力。北京某大型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本轮化债主要是置换本金,利息由地方负责,但不少地方政府实际上连利息也无力偿还,只能通过借非标等方式来支付利息。

总体上,两种方式都会给银行带来损失。地方政府置换会导致风险资产下降,但后续补缺口压力大;展期则将风险后置,但当下能保住一部分利息收入。在发达省份,如广东,某城商行公司部人士表示,未了解到地方银行关于化债利息的说法,广东隐债已基本清零,本轮未分配到化债资金。根据政策理解,“只能还本不保还息”应是财政部门的底线。

浙商证券梁凤洁认为,长期来看,地方化债压力减轻后,将有力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的良性增长。联合资信发现,随着资产投放增速回升,样本城商行利息收入增速与非重点省份的差距正在缩小。建议在化债背景下,城商行应从推动业务转型、加强风险管控、强化定价机制和资本管理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策略。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