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债务重组”风险,包括高额收费陷阱、个人信息泄露等,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保护自身权益。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警示:防范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债务重组”风险

近期,社交平台涌现众多不法贷款中介,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诱导消费者进行“借新还旧”或申请高息过桥垫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已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甚至可能涉及诈骗等犯罪行为。消费者应高度警惕,认清“债务重组”的本质及其潜在风险。

不法贷款中介主要通过两种套路操作:一是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以“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并收取高额手续费;二是提供高息垫资,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同时收取高额服务费。这些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还款压力,且存在信息安全权被侵害的风险。

此外,消费者若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将承担违约责任,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若配合不法中介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贷款资格,则涉嫌骗取银行贷款,将承担法律责任。

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群众,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虚假宣传和诱导,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并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避免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确有融资需求的,应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依据贷款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保护自身权益。

同时,消费者应提高风险意识,不盲目相信陌生渠道推送的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如对有关业务存在疑问,可通过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热线等渠道进行咨询核实。

(文章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