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A股市场强势反弹带动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12月24日债市跳水下跌,市场分歧加大,分析人士指出需关注政策影响及债市潜在风险。

在A股市场近期展现出强劲反弹态势的背景下,股债之间的“跷跷板”效应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2月24日,受银行等权重板块的强劲拉升影响,A股三大股指均实现了超过1%的涨幅。然而,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却出现了显著的跳水下跌,其中30年期国债期货在盘中一度逼近1%的跌幅。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此现象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一方面,市场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复苏的前景持有更加乐观的预期,这带动了A股市场情绪的回暖。另一方面,近期债市利率的快速下跌引发了市场对于债市潜在估值泡沫的担忧,同时债市获利盘也相对丰厚。

债市跳水明显

在经历了前期的持续上涨之后,国债市场近期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趋势。12月24日,国债期货市场突然跳水,30年期国债期货的盘中跌幅一度接近1%。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62%,10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09%,5年期国债期货下跌0.07%。此外,银行间现券长端收益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上行态势。

从消息面上来看,12月23日至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打好政策“组合拳”。这一消息对于债市的影响不容忽视。

周茂华进一步分析称,在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以及低利率环境的背景下,机构对于优质资源配置的需求愈发强烈。然而,也需要关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影响以及经济和物价复苏前景的持续改善。此外,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将增加债市的供应量,而海外主要央行的非常规降息也将对债市产生影响。

市场分歧日益显著

近期,债券市场持续出现大幅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债市走势的分歧日益加剧。

华安固收团队认为,债市利率并不会持续“无限”下行,而是会面临部分利率债“拿不动”的问题以及不进则退的风险。他们建议,在实际降息并未落地之前,交易盘可以把握债市回调时的买入机会多做波段操作,而配置盘则可以考虑更高静态票息的地方债。

国君固收团队则表示,当前市场追逐的资本利得本质上是提前兑现未来票息。在低利率环境中,投资债券的收益率将系统性降低,债券类资管产品在机构和居民资产配置中的定位也会发生变化。对于机构而言,债券类资产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的“功能性”可能更为重要;而对于居民而言,在低收益的背景下固收产品将回归本源,低风险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提升。

周茂华还指出,近期债市利率的快速下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续经济与政策前景进行了定价。他预计后续债市利率的下行空间有限,并提醒市场参与者需要防范潜在的利率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