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位银行客户反映,他们遭遇了未经同意就被银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律师指出,这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银行应切实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遵循合规原则。

近日,多位银行客户向《华夏时报》反映,他们遭遇了未经同意就被银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情况。有的客户甚至从未到过银行柜台,却在手机银行中发现了这一新增账户,更有甚者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账户内已被转入资金。

江苏的徐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她收到某城商行的短信通知后,发现手机银行APP里多了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且显示有12000元的剩余额度。然而,她从未在这家银行办理过相关业务,如果不是短信提醒,她可能至今仍不知情。

这一现象在社交平台及投诉平台上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带有“个人养老金账户”标签的话题讨论热度高涨,相关话题下的帖子浏览量超千万,讨论数量接近7万。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遭遇了类似的“被开通”情况,涉及的银行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行和城商行。

记者梳理发现,个人养老金账户“被开通”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客户在办理其他银行业务或参与金融平台营销活动时,被激活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二是客户在柜台办理业务时,同步预约了个人养老金开户,后被银行批量开通;三是客户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银行直接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除了账户被开通外,更有客户反映,开通后的账户内还显示已有资金入户。在某投诉平台上,就有客户投诉某银行“不经个人同意私自开通养老金个人账户,并转入资金”。

此外,个人养老金账户带来的指标压力也让银行员工苦不堪言。为了完成指标任务,不少银行员工选择在线上线下招揽客户,甚至出现了中介“帮助”银行员工完成开户业务的情况。这些中介以60元到100元不等的价格,大量承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业务。

针对银行未经客户同意私下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行为,律师指出,这侵犯了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根据相关规定,金融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应遵循自愿参加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对违规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同时,专家也建议银行从产品、服务及奖励机制等方面提高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度。银行应提供稳健收益的产品,并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合适的产品;通过开展开户奖励机制吸引客户;并做好持续的投资顾问和投资陪伴服务,以提升用户的转化率和粘性。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关乎每个人的老年生活,银行在推广该业务时,应切实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遵循合规原则,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和投诉。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