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价格与市场稳定策略
AI导读:
文章探讨了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对保障供应、维护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农产品市场的两大现象,提出了从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来思考农产品市场运行,协调贸易和生产以稳定价格的策略,并强调了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
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对确保长期供应、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经济稳定至关重要。保持价格合理,并非意味着价格应静止不动,而是要使其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同时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
生产、贸易与价格是农业领域的三大核心要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维持合理水平。这一指示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当前农产品市场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尽管今年我国农业产量稳定且供应充足,但农产品价格疲软,如玉米、大豆价格下跌,牛奶、牛肉跌幅显著,影响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
另一方面,进口农产品的冲击较大,叠加效应显著。据海关数据,今年1月至11月,我国粮食进口量达1.47亿吨,同比增长3.1%;大豆进口量达9709万吨,同比增长9.4%。前三季度,牛肉进口量达210万吨,同比增长3.3%,接近国内同期产量的四成。进口增速过快,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剧,肉牛产业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要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的高度来审视农产品市场运行,协调贸易与生产,以稳定价格。
农产品价格的合理稳定,对保障长期供应、维护粮食安全及宏观经济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作为物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均有利。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价格面临诸多挑战,既要防止供给不足导致价格过快上涨影响民生,又要避免价格信号失真引发盲目生产和资源浪费,还要防范国外低价农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合理价格并非静止不变,而是要保持在合理区间波动,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兼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
各国在农业贸易中均会优先考虑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和产业安全。由于任何国家都无法在所有农业品类上占据绝对优势,农产品贸易的存在是必然的。对我国而言,进口是现实需求,适度进口有助于增加国内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然而,对于某些单一品种,对外依存度过高会给本国相关产业带来风险。随着进口份额的增加,国内生产可能面临萎缩,产业一旦衰落便难以复兴,大豆产业便是前车之鉴。
进口应以满足我国需求为目标,而非受制于人。首先,全球主要农产品的可贸易量有限,能够大量出口的国家也有限,部分出口国还会限制出口。其次,大宗农产品贸易高度依赖海运,受到海峡和运河等关键通道的影响,进口量难以随心所欲。此外,我国进口量大且来源地集中,价格话语权受限。因此,需防止过度依赖进口。对于国内资源无法满足或需为资源恢复而进口的短缺品种,应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保持适当比例。
国际农产品市场既存在竞争也有合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出口和进口。关键在于提升本国农业竞争力。只有维护产业发展信心,才能安心进口;只有保持一定自给率,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只有提高国内产业效益,才能有互通有无的底气。因此,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生产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和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向市场紧缺和优质特色产品调整,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拓展增值增效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