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成功出气点火,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达万亿立方米,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要突破,未来将继续加大力度推动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宣布,截至11月底,广西首个页岩气开发示范项目累计产气量已超过113万立方米,标志着广西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23年12月,该项目成功实现出气点火,所产天然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实现了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零突破”。

广西页岩气开发项目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该地区积极开展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还源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整体推进。西南地区一直是我国页岩气的主要产区,重庆涪陵页岩气田和四川长宁、威远等区更是规模庞大。此次广西的突破,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采区域。

据悉,该项目正致力于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力争实现每天1.5万立方米以上的产能。随着页岩气开采量的增加,广西将按照规划要求铺设管网,以满足工业企业和居民用户的用气需求。柳州市更是积极探索打造页岩气全产业链条,通过推进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带动设备产业发展。

此外,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也传来好消息,涪陵页岩气田新增1213.56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至此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达10188.8亿立方米,成为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田。此次新增储量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开采难度更大,但中国石化将继续攻关地质条件更严苛的盆外常压页岩气,不断推进增储上产。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过去被认为难以经济有效地开发。但随着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技术的成功应用,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得以快速发展。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高达21.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但目前探明率仅为4.79%,资源潜力巨大。

尽管页岩气勘探开发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投资规模大、实施周期长、储量埋藏深等,但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需求的增加,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前景依然广阔。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黄晓芳,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