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六年来,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提升,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最新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万亿城市”数量增加,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成效显著,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不断推进。同时,高铁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更多增长潜能。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历经六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12月4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成绩单”。

顾军表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过去一年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实施了第三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共同推进了18项重点合作事项和10项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这些努力推动了区域物流的提质增效降本、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专项行动,实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突破。

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3.9%提升至2023年的24.4%,“万亿城市”数量从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2024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深化,除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共商共治外,江浙沪皖四地人大、政协也在今年11月共同研究并正式印发了关于长三角地区政协联动履职的总体方案和协同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

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基地教授滕堂伟认为,长三角地区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增长极集群”,例如常州进入“万亿俱乐部”后,苏锡常地区的整体能级将得到提升,形成长三角的“钻石增长极”。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不断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了大量科学仪器,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过7000次,支持金额超过1.7亿元。

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长三角地区已实现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的跨省“一网通办”,并创新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跨省就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免申即享”等服务。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3%,PM_2.5平均浓度大幅降低。

此外,长三角地区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等深入实施。在金融领域,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市共同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累计投资了多个子基金和直投项目,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社会领域,四地人大、政协的联动也更加紧密。2024年11月,四地人大共同研究制定了长三角地区2025-2027年协同立法计划,并围绕科技创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突发事件协同应对机制等方面开展协同立法。同时,四地政协也共同商议并审定了明年开展联动履职的五大课题。

交通方面,长三角地区的高铁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在我国“十四五”铁路规划中,涉及长三角地区的铁路项目众多,其中已开工的包括北沿江高铁、合武高铁等干线高铁项目。而根据目前的进展,明年有望开工6条高铁,包括盐泰锡宜城际铁路等,这些高铁项目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增长潜能。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