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启用“无感通道”
AI导读:
香港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启用“无感通道”,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提升通行效率。该计划旨在支持沙头角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游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迟悦香港报道
12月23日,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的重置开幕典礼上宣布,持有有效禁区许可证的香港居民,完成登记后即可在该检查站使用“无感通道”,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自由进出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这一举措标志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施政报告》中提出的计划已顺利进入实施阶段。
李家超曾在报告中提出,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在重置的中英街检查站引入人脸识别技术。2024年10月6日,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相关工程已近尾声,人脸识别系统的安装及测试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陈国基指出,此次“先导计划”主要针对已预先登记并持有禁区通行证的居民,包括在中英街居住和工作的人员,而“第二期计划”将考虑向持旅游许可证的游客开放。
香港建筑署工程策划总监王安华表示,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设计简洁明了,一进一出,中间设有海关检查设施。除居民人行通道外,还设有自行车通道。重置后的“无感通道”将大幅提升检查站的处理效率,为往来人士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体验。
香港海关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沙头角中英街检查站实行24小时运作,设有蓝色地标的人工通道和绿色地标的“无感通道”。该“无感通道”支持多人同时通过,能够精准识别通过者是否为禁区居民,确保安全高效。
王安华透露,“第二期计划”将评估“先导计划”的实施效果,并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以支持沙头角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自2022年6月启动开放计划以来,沙头角已吸引了大量游客。截至2022年11月,已有约134000名旅客到访,香港警务处也将旅游限额提升至每日3000人。
王安华表示,沙头角检查站有望成为一处“打卡点”,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吸引更多游客。沙头角的建设历史与火车交通紧密相连,早在1912年便开通了塔头角支线。1951年,沙头角被宣布为“边境禁区”,长达70余年。如今,随着边境特别管理区的逐步开放,沙头角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客家小食,还融入了富有香港特色的美食,新旧美食交汇,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品尝选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