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今年前11个月“径予放行”货值达159.72亿元,同比增长143.81%。政策创新便利企业通关,激发区域发展潜能,实现跨关区联动,覆盖空运港口。

中新网上海12月23日电 (记者姜煜)据上海海关23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径予放行”监管模式下,进出境货物的货值高达159.7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143.81%的显著增长。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特殊综合保税区,自其成立以来,便推出了“径予放行”这一创新性的监管模式。该模式下,对于无需许可证和检验的货物,企业无需进行申报,即可直接进行提货和发货。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简化了企业的通关流程,还进一步激发了该区域的发展潜力。

近期,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再次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一批点胶机专用附件首次采用了“径予放行”模式进入该区域,这标志着该政策的又一次成功应用。

近日,上海海关发布了《关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政策适用口岸范围的通告》。该通告明确指出,在符合相关监管条件的前提下,经外高桥港区、浦东国际机场等上海其他口岸进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货物,均可试点适用海关一线的“径予放行”政策。此次扩容不仅是该政策自2022年扩大适用上海南港码头以来的第二次,更是首次实现了跨关区的联动,并覆盖了空运港口。

为确保新政策的顺利实施,上海海关组织下辖的洋山、外港、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等相关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监管方案,并消除了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径予放行”货物数据的跨系统实时传输。这一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口岸与特殊区域之间的协同机制。

随着政策的落地,一批区内入驻企业已经率先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的红利。11月下旬,先后有两批次货物,包括点胶机专用附件和航电液晶显示器等,按照“径予放行”模式,经外高桥港区、浦东国际机场顺利进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总监朱春雷表示:“原先我们办理从外港口岸进境的货物必须要向海关进行申报,但如今在‘径予放行’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免于申报,直接从口岸提离货物。这一变化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物流效率。”

洋山海关物流监控二科科长冯晶也指出:“此次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径予放行政策扩大适用口岸范围,标志着《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中涉及海关的16项试点措施已全面完成。新政策的落地,不仅是海关深化区港联动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更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