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召开,探索“广东模式”
AI导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广东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将探讨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发布《广东科技金融深调研报告》,并成立广东科技金融融媒体实验室,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和推动科技创新。其中,科技创新领域被确立为重点支持对象之一。
作为金融领域的重头戏,科技金融已成为各地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的工作核心。为了深入探讨广东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及体制机制改革新趋势,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主办的2024广东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将于12月24日在南方报业传媒大厦举行。
出席此次大会的领导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领导、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南方都市报社领导。此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熊辉等高校专家将进行主题演讲。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领导,以及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等智库机构专家也将参与现场交流。
在大会前夕,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发布了《广东科技金融深调研报告》。该报告基于近半年的实地调研,走访了广东、长三角地区的多个科创资源聚集地,深度访谈了数十家科技企业及金融机构,旨在总结广东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与新模式,提炼金融赋能科技创新的“广东模式”。
同时,大会还将见证广东科技金融融媒体实验室的成立。该实验室由南方都市报社·湾财社携手广东各类金融机构及专业机构共同发起,旨在发挥媒体与智库的双重优势,开展高质量课题研究,探索金融产品、模式及机制的创新,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以来,围绕科技金融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全国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据南都·湾财社科技金融调研组梳理,年内至少有16项相关政策出台,涉及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这些政策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政策引导下,银行机构对科技金融的投入明显提速。以南都·湾财社科技金融调研组分析的A股上市的6大国有行和9家股份行为例,截至2024年6月末,这15家银行的科技贷款年化增速均高于过去5年的全国年均增速。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较快,服务质效继续提升。
此外,多家银行还围绕科技金融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调整,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门机构,以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这些举措有助于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点问题,推动科技金融的深入发展。
作为全国制造大省,广东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南都·湾财社科技金融深调研小组深入地市,了解科技金融一线情况,持续跟踪广东各地市科技金融创新政策布局。同时,调研组还前往长三角区域,参考借鉴当地科技金融模式经验。
通过调研发现,广东各地市人民银行在引导建立科技金融创新评估体系、完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而金融机构则在建立科创企业评价模型、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等方面进行了较多尝试。
长三角地区作为科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在科技金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调研发现,长三角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金融机构围绕本地产业特点和需求,在投贷联动、科创信贷评估思路适应性改变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
结合各方面的模式探索和经验总结,本次大会将正式发布《广东科技金融深调研报告》,共同助力科技金融的深入发展。同时,广东科技金融融媒体实验室的成立也将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