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温州角逐长三角万亿城市
AI导读:
徐州和温州作为长三角地区“万亿后备军”的佼佼者,正为成为2025年新的万亿城市而激烈角逐。两地均设定了万亿元经济目标,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GDP规模一直是衡量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尺。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关于2025年长三角地区新的万亿城市的猜想备受瞩目。徐州和温州作为“万亿后备军”中的佼佼者,备受各界关注。
这两座城市均设定了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的目标,并为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温州在《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将力争到2025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的突破。徐州则在《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力争到2025年经济总量跻身万亿元城市行列。
近年来,徐州和温州的经济数据表现均十分抢眼。2023年,徐州的GDP总量达到8900.44亿元,略高于温州的8730.6亿元。然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温州以2125.2亿元的GDP反超徐州(2118.35亿元),领先7亿元。但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徐州GDP总量达6899.37亿元,再次领先温州167.37亿元,两地GDP增速均为6.2%。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两座城市想要在2024年突破万亿元大关面临一定困难,但按照两城的计划,在2025年实现万亿元城市的目标还是相当有希望的。徐州和温州都具备成为长三角地区下一个万亿城市的潜力。
徐州的优势在于其坚实的工业基础和持续扩大的投资规模,其地理位置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加分项。温州则凭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的逆势上扬。温州的民营经济更是其“王牌”,通过强化“5+5”产业链战略和“5+5+N”现代产业格局,温州成功重塑了电气、鞋业、服装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并加速培育了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温州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5%、14.7%、15.9%。同时,温州工业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前十大行业增长面达90%。
徐州则聚焦“新型工业化”,提出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通过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徐州对传统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并壮大优势产业、发展创新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徐州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增速超20%。
为了培育未来产业,徐州还制定了《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徐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加快培育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等5个成长型未来产业,并谋划布局零碳负碳、前沿新材料等前沿性未来产业。
未来,徐州和温州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力度,为冲刺万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