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会介绍,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增加,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动更加频繁,保护和运用能力持续提升。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宋晨)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是创新驱动、就业促进和民生改善的关键力量。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探讨了以专利产业化推动中小企业成长的路径,并揭示了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的现状。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指出,近年来,该局携手各部门及地方,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和技术对接,加速了中小企业的成长。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5.5万次,同比增长19.1%。

王培章强调,国家知识产权局从供需两端出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支持110所高校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建设,以及培育10531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不断提升了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全国统一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系统,将94万件可转化专利精准匹配给45万家企业,促进了存量专利与中小企业的高效对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商超在会上表示,知识产权是专精特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创新质量。目前,我国已有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小巨人”企业拥有32.74万项发明专利,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其发明专利密度也处于领先地位。

商超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从提升创造水平、促进高效运用、加强保护和服务等方面,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2024年,将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以提升企业的专利转化运用能力,激发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涌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梁心新指出,截至今年11月,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企业所占比重已达73.5%,其中不乏中小企业的贡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创新活动更加频繁,保护和运用能力也在持续提升。中小企业独立研发的发明专利占比达到75.3%,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同时,中小企业在遭遇专利侵权后采取维权措施的比例为84.0%,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梁心新表示,未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为中小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