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造多式联运示范区
AI导读:
郑州航空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加速,经贸繁荣,形成内陆地区最优口岸营商环境。2023年外贸进出口占比高,货邮吞吐量创新高,未来将深化航空货运倍增计划,推进多式联运交通体系构建,打造国际国内集疏运效率最高的示范区。
口岸作为外向型经济营商环境的关键展示窗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2月23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局长郭利超透露,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口岸功能持续优化,口岸产业集聚加速,经贸活动日益繁荣,成功塑造了内陆地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口岸营商环境。
2023年,郑州航空港外贸进出口占河南省比重高达51.11%,新郑综合保税区在全国166个综保区中位居榜首。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六,跻身全球前40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航空货运量屡破新高,12月22日,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更是突破80万吨,创下通航以来的最高纪录。
郭利超表示,未来将以“航空+铁路”两大国家一类口岸为基石,深入推进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计划,加速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和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综保区扩区设立陆港片区申建工作,以不断激发口岸发展的新活力,助力河南构建高水平内陆开放高地。
郑州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通关保障机制,确保旅客和货物实现“随到随检、快速通关”,其通关效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此外,郑州在国内率先启动“区港一体化”模式,今年以来的创新业务量是去年全年的12倍,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50%,还提升了物流时效60%,推动了“保税+空港”的协同发展。该模式已被海关总署列为自贸创新的典型举措。12月17日,郑州航空口岸过境免签时长延长至240小时,且停留区域由河南全省扩展至适用免签政策的24个省,预计将有更多外国友人通过郑州口岸开启“China Travel”之旅。
郭利超还提到,郑州航空港区口岸管理局将加速推进国家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充分利用过境免签政策,优化“7×24”小时、“无感通关”服务,推动实施数字综保区二期工程,并计划推进“保税+ERP”监管模式,以持续优化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目前,郑州航空港区正致力于构建以航空为主导,涵盖高铁港、公路港、铁路港在内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物流快速集疏分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从而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该区已开通全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货示范线,并拥有全国首个“空铁联运”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其运输成本仅为飞机的一半,而运输时间则比公路快一天。此外,郑州航空港区还建成了内陆地区首个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在“TIR+GMS”双核驱动下,开通了19条国际公路运输路线,实现了6项全国首创业务,最高可节省58%的运输时间和38%的运输成本,为超过1000家的外贸企业提供了国际物流新通道。
郭利超强调,郑州航空港区将一体化打造大通道、大口岸、大物流、大产业,目标是到2025年,机场货邮吞吐量再创新高,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国际直达线路超过25条,“米”字形高铁货运发展领跑全国,公路港对外联通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的出台为契机,不断完善口岸体系,提高通关效率,将航空港区打造成为国际国内集疏运效率最高的多式联运示范区,营造更高效、更便捷、可预期的口岸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