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迈向“人形机器人第一城”
AI导读: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优必选、越疆科技等企业成功上市,人形机器人实用性不断提高,商业化应用越来越普及,深圳正稳步迈向“人形机器人第一城”。
12月23日,2024年岁末之际,越疆科技成功登陆港股市场,标志着其成为“中国协作机器人第一股”。这一事件再次点燃了业界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热情。
回顾过去一年,深圳的另一家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成功登陆港股,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这两家企业的成功上市,不仅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展示了深圳作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新中心的强大实力。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奇点时刻。在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在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而在深圳,从优必选到越疆科技,这些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创新产品应用,赋能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风向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的实用性也越来越高。今年,逐际动力推出了升级版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2,新增腰部自由度,能够更好地调整重心和运动姿态,提升全身的平衡能力。同时,星尘智能和智平方也分别推出了新一代AI机器人助理Astribot S1和全新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 Bot 1S,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多才多艺的能力,还能通过学习持续进化,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在商业化方面,人形机器人也越来越普及。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已经在多家车企和物流企业实现了应用,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典范。而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也已经开始在工厂进行分拣训练,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限量生产。此外,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也分别开启了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和在电商平台上架销售。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家底”也越来越厚实。从一颗星到众星捧“月”,伴随着AI浪潮,深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根据《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具身机器人产业潜力正在逐渐展现。预计到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100亿元,2026年将突破200亿元。
为了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深圳南山,旨在解决人形机器人综合研究力量分散、核心技术不足等关键问题,共同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坚共性难题、制定标准,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跨领域应用。这一举措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主动拥抱科技产业变革。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城市,正在以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潜力、产业链完善和全球视野,稳步迈向“人形机器人第一城”,引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