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中信建投、山西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公告,宣布启用融券变相“T+0”交易限制功能,落实证监会相关政策要求。随着券商纷纷出台限制措施,融券业务出现显著变化,融券余额大幅下降后有所回升。

临近年末,融券变相“T+0”交易再次遭遇监管收紧,多家券商相继出台限制措施。

近日,中信建投(SH601066)与山西证券(SZ002500)分别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27日和12月23日正式启用融券变相“T+0”交易限制功能,旨在落实证监会关于严禁利用融券实施变相“T+0”交易的相关规定。此前,证监会已于今年2月明确将融券变相“T+0”等列为违规行为,并要求券商加强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根据中信建投公告,融券变相“T+0”交易限制功能主要包括两项措施:一是客户在同一交易日内,无法对同一两融标的进行融券卖出后再进行担保品买入或融资买入;二是客户在同一交易日内,无法对同一两融标的进行担保品买入或融资买入后再进行融券卖出。山西证券的通知内容与之类似。

事实上,自证监会2月发布相关政策以来,证券行业已密集落实相关要求。中信证券、南京证券、华西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东兴证券等多家券商已相继向客户发出通知,明确禁止融券变相“T+0”交易。此外,券商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两融套现乱象,如中信建投和广发证券自今年初起即禁止投资者通过融资买入的证券偿还融券合约。

随着券商纷纷出台限制措施,融券业务出现了显著变化。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20日,A股“沪深京”三市融券余量为25.94亿股,融券余额为104.15亿元,相比一年前大幅下降85.45%。不过,随着近期A股市场震荡,融券余额相比9月下旬至国庆长假后的大涨阶段已有所回升。

融券变相“T+0”交易限制的出台,无疑对券商和投资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券商需要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确保合规运营;另一方面,投资者也需要适应新的交易规则,调整投资策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