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股东为上海本地知名国企。全国多地亦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成立相关平台公司,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发展。

红星资本局12月23日消息,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于12月20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高达9亿元人民币,专注于航空运输业,其股东阵容强大,均为上海本地的知名国有企业。

除上海外,全国多个省市亦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纷纷成立相关平台公司。其中,深圳低空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成立,是全国首个地方性低空经济国资平台。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成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指出,今年以来,各地成立低空产业国有注资企业的趋势显著,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并拓展。这些企业通过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将共同构成当地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体系。

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东包括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场投资有限公司等六大国企,覆盖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多个关键环节,如机场运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等。其中,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投融资的大型国企,更是全国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资公司。

朱克力强调,这些企业不仅负责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等,还承担起产业投资引导的重任。通过设立投资基金、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低空经济的开发与建设,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上海在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已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各区亦开始密集布局。如金山区聚焦“无人机”,杨浦区推动城市配送低空应用场景先行,徐汇区拓展低空短驳航线等。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前,全面形成上海市低空公共航路网络架构,累计划设低空飞行航线不少于400条。

除上海和深圳外,全国多个省市亦已成立低空产业国资平台,如日照、珠海、镇江等地均设有国有全资或独资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省级别的如江西、浙江、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亦在积极布局。

天眼查数据显示,与低空经济有关的、且有国资参与的存续企业已超过200家,长三角地区最为活跃,广东、山东相关企业亦比较集中。朱克力认为,随着低空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更多地方政府可能会选择通过成立类似企业来加强本地低空经济产业的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

这些企业定位各异,有的聚焦投资,有的瞄向产业服务,共同构成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体系,相互协作、互补共赢,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加快发展。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