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裁员背后:乳业市场增长困局与降本周期
AI导读:
蒙牛正式确认裁员消息,员工数量下滑背后是公司陷入增长困局。乳业市场整体收缩,价格战加剧,伊利等乳业巨头也面临营收增长困难。蒙牛、伊利等企业正在寻求降本增效措施应对市场变化。
蒙牛正式确认了裁员消息。2024年12月23日,据《南方日报》报道,一位接近蒙牛的消息人士透露,蒙牛近期确实进行了裁员,但裁员人数与网传有较大出入,并且未听说蒙牛对中粮有裁员承诺。近年来,蒙牛一直在进行人员调整,有进有出。
此前,网上广泛流传着“蒙牛为实现对中粮承诺的优化,或裁员超过6000人”的传言。值得注意的是,蒙牛的员工数量确实在减少。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蒙牛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大洋洲及东南亚合计共聘用雇员约46064名。然而,到了2024年6月末,这一数字已降至超43000名,员工数比去年末少了约3064名。
蒙牛雇员下滑的背后,是公司陷入了增长困局。财报显示,上半年蒙牛营收446.71亿元,同比下滑12.6%;归母净利润24.46 亿元,同比下滑19.03%。其中,液态奶、奶粉、冰淇淋、奶酪等业务板块均出现下滑。这实际上是整个乳业市场收缩的缩影。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乳制品全渠道/线下销售额同比分别下滑2.3%/下滑4.9%。受此影响,伊利等乳业巨头也在营收增长上遭遇困难。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伊利营收890.39亿元,同比下滑8.59%。
在市场困局下,行业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以蒙牛还在保持增长的鲜奶市场为例,多家奶站老板透露,整体上,中端、中低端产品价格都在下降,厂家活动普遍增多。乳品打折不断,伊利、蒙牛等企业的促销策略也各有侧重。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表明,市场开始更加关注企业的利润表现,而非单纯的规模增长。伊利、蒙牛的市值均出现下滑,两家企业都在寻求降本增效的措施来应对市场变化。
蒙牛乳业总裁高飞在2024年半年报业绩沟通会上表示,公司正在全面采取措施执行提质增效,保持合理费用投放。伊利也提到,将继续加强数字化转型,通过精准营销提高广告投放效率,降低广告费用。
此外,两家企业的营运资本均在下降,资本开支也已过高峰期。高飞预期,今年蒙牛资本开支不超出30亿元。伊利也披露,今年资本开支预计约为40亿元左右,未来2到3年预计资本开支大概维持类似体量。
这种态势意味着,如果乳业市场需求继续收缩,蒙牛、伊利等乳业巨头可能还会进一步裁员。乳业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来应对市场变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