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交所发布资产证券化审核业务指引,构建更加简明清晰、易懂好用、全面完备的规则体系,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11月底,深交所已累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2.7万亿元,实现资产类型全覆盖。

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提升市场规范化水平,深交所于12月20日发布了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审核业务指引第1号——申请文件及其编制要求》在内的6项资产支持证券审核业务指引及1项审核业务办理指南。

据最新数据,截至今年11月底,深交所已累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2.7万亿元,资产类型涵盖应收账款、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基础设施收费、不动产等多种类型,实现了资产类型的全面覆盖。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深交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稳健发展,也体现了其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次深交所发布的6项业务指引中,有2项为新制定的指引,旨在完善资产支持证券审核业务规则体系,包括申请文件及其编制要求、审核重点关注事项等。同时,还有4项指引进行了修订,主要涉及审核程序、分类审核、特定品种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要求。这些修订旨在进一步做好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业务规则》的衔接,提升业务规范化水平。

新制定的《申请文件及其编制指引》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细化了计划说明书、法律意见书等申请文件的编制内容,进一步压实了中介机构的核查和披露义务,提升了信息披露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可读性。而新制定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审核业务指引第2号——审核重点关注事项》则突出了资产信用,新增了小额贷款债权、企业融资债权、不动产抵押贷款三类基础资产的准入标准,形成了更加完善的资产支持证券准入标准体系。

此外,深交所还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资产证券化挂牌条件审核业务指南第1号——业务办理》,对原有的业务办理指南进行了修订和优化,提升了业务标准化水平。这一指南的发布,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资产证券化挂牌条件审核业务,提升市场透明度和效率。

在深交所资产证券化市场稳步发展的背景下,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一是资产类型覆盖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服务小微科创特色凸显;三是深耕不动产领域,搭建业务创新实践平台。其中,核心企业供应链应付账款资产支持证券和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已成为深交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重要创新产品,为产业链供应链上游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