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最新钢材需求预测,预计202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同比下降4.4%,建筑钢材需求持续走低;而制造业受“两新”政策推动,钢铁需求呈现增长态势;同时,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任务艰巨,纳入全国碳市场将推动低碳钢材发展。

12月20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研究成果。该研究采用钢材消费系数法和下游行业消费法,综合分析了钢材消费趋势。预计202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8.63亿吨,同比下降4.4%,而2025年需求量将进一步下滑至8.50亿吨,同比下降1.5%。全球范围内,预计2024年钢材消费量为17.47亿吨,同比下降1.4%,但2025年将微增至17.58亿吨,同比增长0.6%。

建筑钢材需求持续走低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持续推进粗钢产量调控,钢铁行业自律座谈会频繁召开,呼吁企业减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为9.29亿吨,同比下降2.7%。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将因内需不足,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而同比下降4.4%。建筑行业作为钢材消费大户,预计2024年消费量约为4.58亿吨,同比下降8.6%。尽管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住楼市,但先行指标显示,2024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8.0%,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这可能进一步拖累2025年房屋建筑领域的钢材需求。

与此同时,工信部正在加快修订出台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控总量、优存量、促升级为政策导向,推动钢铁行业向减量提质发展。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综合规划处副处长高升表示,钢铁行业已从增量发展阶段过渡到存量优化阶段,企业需提品质、降成本、精益管理以提高竞争力。

“两新”政策助力制造业用钢增长

与建筑行业钢材需求下降不同,受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推动,汽车、家电、机械工业、造船等行业的钢铁需求呈现较好增长。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3140万辆,创历史新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24年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将同比增长1.8%,2025年将在“两新”政策及新能源汽车政策带动下,同比增长4%。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管志杰表示,“两新”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制造业用钢升级带来新机遇。企业正积极对接下游需求,加快产品调整,强化高端产品开发,特别是在海洋工程、能源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未来,钢材将向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长寿命、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同时,为规范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加强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加快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工信部也将开展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转型升级。

纳入全国碳市场推动低碳钢材发展

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门类之一,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截至2024年12月,已有164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邦国表示,绿色低碳已成为钢铁行业发展主基调。

随着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征求意见稿,钢铁行业距离纳入全国碳市场更近一步。管志杰指出,纳入全国碳市场将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采用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从而推动钢铁行业结构优化。长远来看,这将提升低碳钢材生产占比,下游市场在设计阶段可能会更多考虑低碳钢和零碳钢的使用。

此外,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还发布了钢铁企业竞争力(暨发展质量)评级和ESG评级研究成果。在110家评估的钢铁企业中,18家企业获得A+(极强)评级,占评估总家数的16.3%,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3%。在ESG评级中,22家企业获得AAA、AA评级,占评价总家数的21.4%,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3%。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