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中信证券坚定看好产业前景
AI导读:
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全球主要整机厂商陆续出货,迎来商业化元年。中信证券认为产业趋势未变,坚定看好后续机会,建议关注特斯拉、华为、英伟达等相关产业链。
近期,人形机器人板块表现波动,但中信证券仍维持其坚定看好的立场,认为产业趋势和未来的催化因素未发生改变。随着全球主要整机厂商陆续出货,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大门已正式开启。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的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纷纷涉足机器人产业,并迎来了一波布局高潮。特斯拉并非孤军奋战,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放量预期明确,将迎来新一轮的催化期。同时,泛AI应用作为主线行情,其延续性依然强劲,而机器人正是这一重要分支赛道的关键一环。中信证券对板块后续机会持乐观态度,并继续推荐关注各大主线上的主要相关企业。
全球主要整机厂商正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Figure、Agility、智元、宇树、乐聚、优必选等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主机厂商已相继开始出货或加速出货,标志着2024年成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Figure机器人CEO在社交媒体上宣布,Figur02机器人已成功交付客户并实现创收;智元机器人也通过官方渠道宣布,其多款人形机器人已部署至客户工厂,今年累计出货量将达到962台。此外,国内外其他主要整机厂商也相继宣布了产品出货情况,共同迎来了商业化阶段。
据中信证券统计,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超过2000台,正式迈入商业化元年。目前,主流厂商在手订单累计已超过1万台,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1万至2万台。
全球及中国的主流科技及制造巨头正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特斯拉率先宣布研发人形机器人后,英伟达、谷歌、OpenAI等科技巨头纷纷跟进。在国内,华为于2024年11月在深圳与16家合作伙伴签约,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应用的落地,其中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方向。此外,字节、美团、小米、蚂蚁、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也在不同场合表示将推动具身大模型的场景落地或直接从事机器人的研发。从制造巨头和车企来看,比亚迪、长安、小鹏、江淮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恒立液压、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制造业龙头企业也都在不同渠道公开表示将布局机器人产业,产业已明确迎来爆发式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行情正由特斯拉一枝独秀转向各巨头百花齐放。近期,虽然板块略有调整,但中信证券认为,当前行情催化已发生转变,泛AI应用的大潮正在兴起。站在行情的十字路口,应亮起的是“绿灯”而非“红灯”。今年四季度以来,除了特斯拉We Robot大会、“工厂自主导航”、“接飞行网球”、“非视觉行走”等事件外,华为产业链、英伟达生态圈以及国内的字节、比亚迪、兵器集团及新兴创业公司等都在推动机器人行情的发展。从跨年维度来看,特斯拉机器人团队官方账号发布的“圣诞预热”、英伟达参加CES 2025且黄仁勋将发表重要演讲、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在春节前迎来密集更新等事件,都将持续催化市场行情。
风险因素方面:机器人政策支持力度可能低于预期;机器人研发攻关进度可能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可能低于预期;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可能低于预期;人形机器人主流技术方案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国产机器人厂商响应程度可能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上:人形机器人板块发展趋势明确,2025年放量预期清晰,有望迎来新一轮催化期。同时,泛AI应用的行情主线仍将延续,机器人作为重要分支赛道,其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我们坚定看好板块后续机会,并继续推荐关注。
建议关注以下五条投资主线:1)特斯拉产业链;2)华为及川渝产业链;3)英伟达相关产业链;4)国内军用及特种机器人产业链;5)国内其他产业链相关及竞争格局较好的公司。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